桑舞阁【sangwuge.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签到刑警队》最新章节。
我们在练拳的过程当中,不但要讲究进攻,同时也要讲究防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顾打合一。
“顾”在以前的文字当中,就是要把身体给看住,顾住的意思,也就是防守的意思。
在进攻的同时,我们也要兼顾到防守。
而这种状态,我们平时可以在训练木人桩的时候训练到,也就是做到上下齐进。
同时上下封锁防守,避免自己的要害被对方打击。
而这种状态,往往在实战的过程中用得比较多。
真正的实战对抗,经常是什么状态?是单腿支撑的状态。
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在移动当中完成的,所以在动步中发劲就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朋友在定步,两脚踩实的状态下,可以轻松地发出很大的劲力。
但是当我们把一条腿抬起来的时候,一条腿支撑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整个身体的劲力就全部失去了。
这是因为在单腿支撑状态下发劲,再通过蹬地转胯来传导劲力,是不现实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运用到的主要劲力来源,其实不是地面,而是什么?
身体的五张弓。(其中最重要的是腰胯发力、核心发力)
真正懂拳的朋友都知道,蹬地、转胯、送肩,这种发力模式确实是正确的。
但也仅限初学者在初期寻找劲力传导的时候作用。
一旦到了一定程度,想要融会贯通,不学会单腿发力,那是不现实的。
打过对抗的朋友,都明白腰胯发力、核心发力的重要,每一次上步出拳,都是身子拧动带出的,而非脚的蹬地。
地面,其实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在平时打拳发力的过程中,主要依赖的其实还是身体的五张弓,也就是依赖自己的身体。
而地面的反弹力呢,这是锦上添花的。
没有,我们也能够发力;有,那更好了。
而不是离开了地面,就像鱼离开水,我们就完全不知道怎么发力了。
以前的老拳师,讲行止坐卧皆是行拳。
意思无论是坐着,躺着,站着,走着,他都可以练拳。
同时呢,也有记载,民国那些高手,他们行止坐卧的过程中都能够进行反击。
无论谁在什么时候偷袭他,他都能够做出一个快速的反应,依赖的是什么?
就是自己的五张弓身体的一个崩弹。
在那个时代多危险啊,经常有人偷袭。
这种情况出来,不可能说:等一下,等我站起来,等我踩在地上,我才跟你打。
是不可能的!
经常会讲力从地起,力从地起,其实说得也是正确的。
我们练拳,人呢,最好也是最棒的状态,就是站在地面上的时候,可以借助地面的反弹力,能够让我们的劲力打得比纯粹的依赖五张弓要强得很多。
但是我们要认准一点,这不是绝对的。
反复强调,不是说,脱离了地面我们就完全不会发力了。
最主要的例子就是看猫,向动物学习。
猫就能够在任何时候做出一个快速反应,而且这个反应,快速到我们人的反应跟不上,无懈可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视频,就是猫蹦起来,去抓东西。
身在空中,猫的两个爪子,挥舞的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连续不断的。
同时,猫也能够在空中自由地翻转身体,平稳落地,全部依赖的是什么?
是地面的力吗?
空中无处借力。
这靠得全都是自己身体的筋骨崩弹。
我们练拳要带着一个探究的心态,不要过度神化某些词汇,像力从地起就比较神话了。
很多人都讲究力一定是从地面上来的,不从地起就发不出力来。
无论哪条路,筋骨的开发都是必经之路。
记我的恩师刘俊峰先生
尚氏形意拳第三代人张金涛述:恩师刘俊峰先生,山东乐陵杨安镇方家村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