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舞阁

第二十五章 静候

思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桑舞阁sangw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繁体似乎就是这么写的。

杨桢点点头确认:“没错,就是孙行者。”

姚平仁听了,才把这三字誊抄在刚刚十文钱换的纸笺上,递给杨桢,道:“等墨干了,由桢姐来交回去可好?”

“这儿要交回去的?”

“对,这张纸笺交回去之后,他会给你一张凭条。若之后确实是桢姐真的对出来了,就可以凭这张凭条来领灯。”姚平仁解释道。

杨桢听完,满意地吹吹纸张上的字迹,眯着眼笑起来,迫不及待地拉着姚平仁往躺在摇椅上的那老头处走去。

“你好,我要交纸笺。”杨桢说。

也许是等他们来交纸张,那老头没躺倒,缩着肩半眯着,听着杨桢的话,眼也不撇一眼,拿起一旁的笔,问道:“几号灯的谜底?”

“几号灯?”杨桢还真不知道要报这个,压根没看,她求助地抬起头看姚平仁。

姚平仁摊摊手,道:“我没看。”

杨桢挠挠脑袋,对着那老头道:“就是那盏白玉走马灯,出了个‘祖冲之’上联的那个。”

老头听了,抬眼一看,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小郎君,还有一个踮着脚、扒着桌子和自己搭话的小娘子。

老头看着姚平仁问:“是嘉王的那盏白玉走马灯?”

“是的,就是嘉王那盏。”回答的依然是杨桢。

老头倒是起了点兴趣,对着烛光看了纸笺的答案,读出了声:“孫、行、者?”

“孙行者是谁?”他抬眼,问的是姚平仁。

姚平仁没说话,耸耸肩,抬抬下巴示意杨桢。

杨桢答:“就有这么个人。”

老头这才恍然,答题的真的是这位小娘子。

他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从桌上找出拇指大小的印章,盖在纸笺的字迹上方。

杨桢让姚平仁抱起自己,看着老头在纸笺上盖着不同的章。

老头道:“伍号白玉马骑灯,第三百七十二个对答者。”

说完,老头把纸笺给两人确认后,放进一旁的一个匣子里。

同时,递给了杨桢另一张纸笺,这张纸笺上也盖着花灯的序号和回答者的序号。

杨桢完成了今天的大事,满意地被姚平仁抱着往彩棚里去了,走前不忘把姚平仁刚刚白纸上打的草稿带走。

姚平仁问道:“桢姐,这‘孙行者’是什么人,我怎么没听说过?”

杨桢一脸神秘:“我也不认识,据说是个神仙。”

姚平仁定住脚看了杨桢一眼,看到她扬起的嘴角,还是觉得不过是孩子的玩笑罢了。

这一夜,众人至亥时方尽兴而归,回到家后烧水洗漱,夜半三更后才得以歇下。

以至于第二日,杨家人一觉到辰正才起身洗漱。

小孩子最忌讳过度消耗体力,特别是在深更露重后。

等大家伙起床才觉察到,除了杨杬,其他的孩子都身体不适。

杨桢觉得自己纯属是被连累的,自我感觉除了没睡够,没什么问题。然而姚氏一脸担心地观察着两兄妹。

杨桢叹叹气,再三保证自己没什么问题,主动喝过驱寒的姜茶后躺下补觉,等再次醒来时已是傍晚。

原本今天大家还打算继续出门游玩的,但现在孩子们这么一病,姚氏和二婶江氏是无法出门了。

李氏也选择留在家中,索性放了家里仆妇出去玩,只留个守门和厨房看火的,一家女眷就这么窝在家里。

杨桢睡醒起来就一直觉得自己好像有什么事忘了做,老半天才想起来,后悔的一拍脑门,急冲冲地往正院跑去了。

直到月上柳梢,姚氏才把看着守着大门不愿休息的杨桢架回小跨院。半哄半骗之下,杨桢才不情愿的入睡。

翌日。

天未明,杨桢已精神抖擞的跟着姚氏到堂屋去请早安,还见到了几日未见的祖父。

杨桢见着昨日等了一日的杨沔,就兴奋地问道:“二叔,开封府那盏白玉走马灯可有人对出下联了吗?”

“下联?”杨沔疑惑地想想,“什么走马灯,没见过呢。”

杨桢郁闷地抿抿嘴,满心无奈。

这个二叔昨天明明说和朋友去开封府对灯谜,结果连最出名的一盏灯都不知道,看来就是个不靠谱的。

姚氏一听,笑着道:“合着你一直念念不忘着那灯呢,我说你昨日怎么魂不守舍的。”

说完,对杨沔道:“二叔不必理会她,那日在酒楼里听到姚家二哥说起宫中拿出来的跑马灯,我还以为她没什么兴趣,想不到心里却挂念着。”

杨沔听了,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请完早安,杨桢郁闷地被姚氏牵着往跨院走。

姚氏道:“那日娘看你把修哥送的日月灯转送给杬姐,我还以为你对花灯没什么兴趣呢。”

杨桢摇摇姚氏的手道:“那我能再出去玩吗?”

“梓哥病着,现在家里抽不出人和你出门。”姚氏为难地道,“要不过两天等梓哥病好了,娘再带你出去玩?”

杨桢丧气地拒绝道:“算了,我也不是非见不可。”

回到房间,杨桢翻出那张凭条,望着姚平仁工整写下的三个字发愣,忧愁地叹了口气。

“祖冲之”对“孙行者”,这还是从高中教语文的路老师那知道的。

路老师平时口中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她的母校——清华大学。她无数次在课上说过,她最仰慕清华大学峥嵘的民国时期,常常感叹生不逢时。

高一的语文课本里有篇课文叫《荷塘月色》,讲的是清华园的荷塘。在讲课文时,清华大学她还说了个民国时的轶事,说有一年清华入学考试陈寅恪先生出了一道经典国文试题:上联‘孙行者’。

据说当时学生答出‘胡适之’一答案很得赞同,但陈寅恪拟定的下联是‘祖冲之’。

若嘉王与她同为“异乡人”,杨桢有理由相信,这是嘉王在反着出题。至于出题的原因,怕就是“千里寻亲”了吧!

想到这,杨桢默默把纸收起来,收进怀中。摸着胸口的纸条下定决心,若是明日再不能出门,自己就想办法偷溜出去。

她心中暗道,即便是自己的猜想不正确,也要亲眼看到才死心。

所以在第二天吃完早饭后,杨桢便百般推脱不和姚氏回跨院,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晃荡着,等待时机假借出门找伙伴们玩耍的借口,实则趁机偷溜。

不过还没等她出门,酉初,有人登门了。

新书推荐

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异能古董商文娱高手重生之校园风流真综漫无双远坂家的叛逆回档一生游戏角色宦海沉浮加强版火影反叛之堕天使折翼口袋萝莉三界魂行重生赛罗奥特曼死亡游乐场赤与蓝的初始拳皇异界召唤妾宠大唐逐鹿风云熊猴子的作死日常无限之万界公敌韩娱之国民导演兵王鸿飞超级附身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魔法大陆创世记胡俊的世界邪恶使徒我才不萌双马尾幕末生活笔记韩娱之马斯克东方盈月歌血腥科技有限公司明美乐在首尔大炼师学园都市的御坂姐姐枫山五剑仙丹青曲西游往生录